哲蚌寺座落在拉薩西郊十公里外的格培烏孜山南坡的山坳里,海拔3800米,為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之一。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。與甘丹寺、色拉寺稱拉薩三大寺。位于拉薩西郊更丕烏孜山下。整個寺院規模宏大,鱗次櫛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鋪滿山坡,遠望好似巨大的米堆,故名哲蚌。哲蚌,藏語意為"米聚",象征繁榮。1962年哲蚌寺列為西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1982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哲蚌寺,藏語意為“堆米寺”或“積米寺”,藏文全稱意為“吉祥積米十方尊勝州”。1951年后,政府非常重視哲蚌寺的維修和文物搶救工作。從1980年至1989年間政府先后撥款162萬多元人民幣,對該寺不斷進行多方面的維修,使這一聞名中外的古寺更加莊嚴華麗,成為國內外佛教徒和游客朝拜觀光的佛教圣地。
哲蚌寺建筑結構嚴密,殿宇相接、群樓層疊,每個建筑單位基本上分為三個地平層次,即落院、經堂和佛殿,形成由大門到佛殿逐層升高的格局,強調和突出了佛殿的尊貴地位。其中規模宏大、雄奇莊嚴的措欽大殿,錯落有致;不拘一格的德陽扎倉,粗厚古樸;布局嚴密的阿馬巴扎倉,高聳森嚴;富麗常皇的甘丹頗章等都是西藏大型建筑的代表。在建筑外部又采用金頂、法輪、寶幢、八寶等佛教題材加以裝飾,增強了佛教的莊嚴氣氛,使建筑整體上顯得更加宏偉壯觀。公元1464年,哲蚌寺建立僧院,傳授佛教經典。寺內共有4個僧院(扎倉)、29個康村。哲蚌寺主要由措欽大殿、四大扎倉(即羅賽林扎倉、德陽扎倉、阿巴扎倉、郭芒扎倉)和甘丹頗章幾部分組成。
哲蚌寺的法事頗多,每逢大型佛教紀念日和藏歷每月的望晦日(即十五日、三十日)等吉日,都要舉行相應的法事。還有一些僧俗同慶的活動,其中場面最大的要算“哲蚌雪頓”了。“雪頓”藏語意為“酸奶宴”,原先是一種純宗教活動。按照佛教的法規戒律,夏天有幾十天禁止倍人出門的“夏居居”,直到解制為止。在開禁之日,世俗百姓以酸奶施舍。后來“雪頓”的內容更加豐富,宗教活動和文娛活動相結合,規模不斷擴大。藏歷六月三十日“雪頓節”當天,先是以哲蚌寺為中心,清晨展覽巨幅佛像唐卡畫,接著舉行藏戲會演,實為僧俗同樂的樂節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