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海拔平均在4,000米以上,素有"世界屋脊"之稱。境內海拔在7,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,其中8,000米以上的有11座,被稱為除南極、北極以外的"地球第三極".全區為喜馬拉雅山脈、昆侖山脈和唐古拉山脈所環抱。地形地貌復雜多樣,可分為四個地帶:
一是藏北高原,位于昆侖山脈、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—念青唐古拉山脈之間,長約2,400公里,寬約700公里,占自治區總面積的1/3,為一系列渾圓而平緩的山丘,其間夾著許多盆地,低處長年積水成湖,是西藏主要的牧業區。
二是藏南谷地,海拔平均在3,500米左右,在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經的地方,有許多寬窄不一的河谷平地,谷寬一般7至8公里,長70至100公里,地形平坦,土質肥沃,是西藏主要的農業區。
三是藏東高山峽谷,即藏東南橫斷山脈、三江流域地區,為一系列由東西走向逐漸轉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,北部海拔5,200米左右,山頂平緩,南部海拔4,000米左右,山勢較陡峻,山頂與谷底落差可達2,500米,山頂終年積雪,山腰森林茂密,山麓有四季常青的田園,景色奇特
四是喜馬拉雅山地,分布在我國與印度、尼泊爾、不丹、錫金等國接壤的地區,由幾條大致東西走向的山脈構成,平均海拔6,000米左右,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,山區內西部海拔較高,氣候干燥寒冷,東部氣候溫和,雨量充沛,森林茂密。
西藏的氣候獨特而復雜多樣,總體上具有西北嚴寒、東南溫暖濕潤的特點,呈現出由東南向西北的帶狀分布,即:亞熱帶—溫帶—亞溫帶—亞寒帶—寒帶;濕潤—半濕潤—半干旱—干旱。由于地形復雜,還有多種多樣的區域氣候及明顯的垂直氣候帶。西藏氣候總的特點是:日照時間長,輻射強烈;氣溫較低,溫差大;干濕分明,多夜雨;冬春干燥,多大風;氣壓低,氧氣含量少。
西藏由于海拔高,空氣稀薄,水汽、塵埃含量少,緯度又低,是我國太陽輻射總量最多的地方,日照時數也是全國的高值中心,并呈現出由藏東南向藏西北逐漸增多的特點。太陽輻射的年變程,以1月最小,6月或7月最大。全區年均日照時數達1,620至3,400小時之間,西部地區則多達3,000至3,400小時。西藏地區平均氣溫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遞減,全區年均溫度在零下2.8℃到11.9℃之間,溫差較大。最溫暖的東南地區年均溫度約10℃左右,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帶年均溫度在5℃至9℃之間,東部橫斷山脈地帶,月均溫度在10℃以上的時間有5個月左右,藏北高原年均溫度在0℃以下,喜馬拉雅山脈及其北麓山地年均溫度在6℃以下。
西藏年降水量在74.8至901.5毫米之間,地區分布極為不均,由東南向西北遞減??偟姆植稼厔菔菛|多西少,南多北少,迎風坡多于背風坡,東南濕潤,西北干燥。雨季分明。雨量集中在6至9月,可占全年降水量的80%至90%.以氣溫和降水為主要依據,可把西藏自治區劃分為不同的氣候區,即:藏東南亞熱帶山地濕潤氣候區;波密、林芝高原溫暖濕潤氣候區;三江高原溫暖半濕潤氣候區;雅魯藏布江流域高原溫帶半濕潤半干旱氣候區;喜馬拉雅山脈北麓高原溫帶半干旱氣候區;阿里南部高原溫帶干旱氣候區;藏東北高原亞溫帶濕潤氣候區;南羌塘高原亞寒帶半干旱氣候區;北羌塘高原亞寒帶干旱氣候區。
Tags: 海拔和氣候
- 看遍旅游攻略,不如添加顧問微信聊一聊路線。
- ①復制手機號:13908915938
- ②打開微信后添加好友,粘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