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:什么是經幡?據說是藏族的東西,有什么講究?
答:經幡也叫風馬旗,“風馬”的確切意思是:“風是傳播、運送印在經幡上的經文遠行的工具和手段,是傳播運送經文的一種無形的馬,馬即是風。”藏民族認為雪域藏地的崇山峻嶺、大江莽原的守護神是天上的贊神和地上的年神,他們經常騎著風馬在雪山、森林、草原、峽谷中巡視,保護雪域部落的安寧祥和,抵御魔怪和邪惡的入侵。這種意識是用經幡上印有一匹背馱象征福祿壽財興旺的“諾布末巴”(圓錐形火焰圖案)行走的馬,以及印在經幡上的咒語、經文或祈愿文的圖像來表達的。
風馬旗的顏色分白、黃、紅、綠、藍五種。民謠中唱道:黃幡象征自現蓮,紅幡象征雨調和,青幡象征后裔長;紅幡插在草坪上,如鹿角光耀眼;紅幡插在屋頂上,如紅火永興旺……布的顏色在這里是有明確的寓意的,即所謂西赤、東青、南黃、北綠的宇宙四方之說。在藏族人心目中,白色純潔善良,紅色興旺剛猛,綠色陰柔平和,黃色仁慈博才,藍色勇敢機智。
因為色彩的象征涵義,故而農家過年在房頂換插五色經幡時,也有搞得十分簡化的,僅在一根分叉很多的樹枝上,從上到下分色系掛單色布片,布片上并不印上圖像,一種色布橫著排列系掛五片。故而五色風馬經幡,是完全表征著天地萬物眾神。五色彩箭、五色空行母、五色毛線和四色護法神等,都與此種象征意義有關。